瑜伽 减肥,练瑜伽减肥吗
323 2022-11-13
瑜伽最高境界三摩地?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正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显扬圣教论》的第二卷、第六页云:“三摩地者,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性。那么,瑜伽最高境界三摩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正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显扬圣教论》的第二卷、第六页云:“三摩地者,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性。” 《瑜伽师地论》第三卷第七页云:“三摩地云何?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又云:三摩地作何业?谓智所依为业。” 《瑜伽师地论》第十一卷第三页云:“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 《瑜伽师地论》第六十三卷第八页云:“问:‘何因缘故,说诸静虑,名三摩地?’答:‘于所知事同分所缘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心故。’” 《大乘五蕴论》第二页云:“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 《杂集论》第一卷第十一页云:“‘三摩地’者:于所观事,令心专一,为体;智所依止为业。令心专一者:于一境界,令心不散故。” 《俱舍论》第四卷第三页云:“‘三摩地’,谓心一境性。”
瑜伽的最高境界是“无境”,即达到完全的身心合一,不受任何姿势和技巧的束缚,达到完全的自然状态。
瑜伽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运动,它的最高境界没有具体的分级或评级,因为每个人对瑜伽的理解和体验都是独特的。瑜伽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任何外在的形式,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在瑜伽练习中,每个人的体验和进步都是不同的,因此,瑜伽的最高境界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不同的。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内在潜力,不断进步和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摩地是梵语音译。其实就是入定的意思。
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
据《大唐西域记》载,摩诃迦叶受佛遗嘱,入定于鸡足山中;清辩论师则没身于南印度阿素洛宫,以待弥勒出世。《大智度论》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终。在瑜伽和右脑冥想中,入定亦为进入α波状态(或曰变性意识)的称呼。
扩展资料:
此三摩地一语,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语,在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已广被使用,瑜伽派视之为解脱的方法,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后来佛教也采用此语,纳入佛法体系中。三摩地、解脱、禅及三摩钵底等词,皆指心相续转于一境的状态,但其义略有小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云(大正26·82c)︰
‘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解脱者,八解脱。三昧者,除诸禅解脱,余定尽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脱门及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名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诸佛菩萨所得定皆名三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摩地
瑜伽最高境界——三摩地 Samadhi。
在佛教中的解释与传统瑜伽中的解释略有不同,但大意接近。
根据《瑜伽经》中对瑜伽等级的划分,瑜伽可分为8支,以达到的先后顺序为等级:
1、持戒 Yama
指为改进外在行为所需遵守的行为规范,自制。包括:非暴力、诚实、不偷盗、节欲和不贪婪。
2、内修 Niyama
指为改善内心环境,每天实际应做到的行为规范。包括纯净、自足、自律、内省和向神的臣服。
3、体式 Asana
指让人感觉舒适并能长久保持的身体姿势。体式给身体带来健康和轻盈,稳定的体式也可以带来我们内心和精神的宁静。
4、呼吸控制 Pranayama
对呼吸的延长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吸气、呼气、吸气与呼气之间的停顿(内悬息)、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的控制(外悬息)。
5、制感 Pratyahara
指通过控制感官,使练习者从对外关注转移到向内在专注的状态。
6、专注 Dharana
指意识集中在一点,大脑不再波动,而是集中在一个事物上,是进入冥想的初始步骤。
7、冥想 Dhyana
指意识能长久的集中,并不会被外在的事物所干扰,此时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会从表面逐渐深入到本质。
8、三摩地 Samadhi
不再有具体的冥想对象,而是意识进入到空灵的状态。
首先,建议看看老版电影达摩祖师,看完达摩祖师你基本就了解瑜伽了。瑜伽在中国古代演变成佛教的禅坐,在西方有人称作冥想。
以上就是瑜伽最高境界三摩地的全部内容,18.坚定不移,持久的练习可以中止心灵的变化,仅留下印象,这是另一种三摩地(阿善普拉尼亚塔三摩地)19.那些仅仅离开了躯体而达到神的境界,或者与自然融合的人,得以重生。20.对其他人来说,不显著的三摩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