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动作瘦大腿,瘦大腿内侧的瑜伽动作
497 2022-11-15
往期文章:
朱清时在2017年5月10日的微博文章《用身体体察真气和气脉》中谈及中脉,在更早的发表于2016年8月10日的微博文章《科学与佛法谈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六,七)一文中也提及了中脉:“南怀瑾的《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p58-264中详细解释了‘大乐法’。这是与生化机制不同的方法,它所讲的左中右三脉和四轮(顶轮、喉轮、心轮、脐轮)是生化机制以外的概念。很多人不理解三脉四轮和其中运行的拙火(下面用中医叫法-真气),用检测物质的方法没有找到它,说明真气可能不是物质。然而真气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因此它的确真实存在。古人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检测到它,并且画出了经络,包括三脉和四轮。”
从朱清时混乱的叙述中可知,朱清时既不懂中医,也不懂印度密教,把二者混为一谈(朱清时的老师南怀瑾也不懂,南怀瑾在他所涉及的所有领域都缺乏基本的常识。另撰文打假南怀瑾),密宗双修的动作。经络是中医的术语,经络怎么来的,史籍没有明确的记载,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认为是返观内照练习者看到的。至于印度密教的三脉,则是抄袭中医经络而来。
印度密教的两大支柱,性修炼和气脉练习,前者抄袭道教的房中术,后者抄袭道教/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练气方法。在八世纪,唐朝开元年间,三大士抄袭了房中术,产生了佛教的早期密教。数百年后,密宗双修内部照片,十二世纪,抄袭道家的经络和练气理论,产生了印度教性力派密教和佛教后期密教。
印度密教的脉轮系统出现得很晚,在公元十二世纪,印度佛教金刚乘密教和印度教性力派密教才开始抄袭中国的经络系统和道教的练气方法,仿造脉轮系统和气脉练习。现在流行世界的印度教瑜伽、藏传佛教密宗瑜伽,都出自这个体系。都是道教和中医的印度仿制版。
印度脉轮系统非常混乱,各家的脉轮系统大相径庭。但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源头——印度本土“中脉”的名称和数量,中国经络系统的功能、起止点和循行路线。
在佛陀出生前不久,稍早的奥义书时代,基于印度“中脉”的瑜伽诞生。但是,此“中脉”非后世瑜伽“中脉”。印度本土的“脉”是心血管系统,“中脉”是从心脏向上到大脑的一小段。脉的总数量是72000,是身体血管的数量,重要的“脉”只有中脉,没有左右脉。
奥义书时代产生瑜伽的理论基础是:梵、神我、太阳神,居住在人的心脏中,有拇指那么大。当它从沿着从心脏到大脑的管道——中脉——进入大脑,从头顶出去,和体外的梵、神我、太阳神合为一体,就能回归造物主,密宗真正肉莲太可怕了,获得永生。
我们看下印度本土早期的“脉”,印度原本的“脉”最早出现在《奥义书》中。在早期的《奥义书》中,诞生了瑜伽。最初的瑜伽理论和方法就是让大小如拇指,居住在心脏的梵、神我、太阳神通过从心脏往上的“脉”向上到大脑,从头顶离开身体和外边的梵、神我、太阳神溶合到一起。
你好。这个请直接寻问印度本土或者中国印度教机构为适宜,因为您过问的是“印度爱侣瑜珈”,它属于印度教的范畴之内,与印度瑜珈紧密相关。本人谨此提醒您特别留意打着藏传佛教密宗幌子的欺骗行为。
《大林间奥义书》“有所谓喜多脉者,以七万二千脉管发于心而络于心囊者也,彼乃循之而投宿于心囊。”(《五十奥义书》徐梵澄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46页,印度密宗中字。本文中的奥义书引文皆出自徐梵澄《五十奥义书》译文)
《弥勒奥义书》:“余处亦云:(人身)有一脉名‘苏寿门那’者,导引上气,贯上颚而上达。 以此合之于气息,传之以唵声,因之以专念,可以上出。 以舌尖抵上颚,心敛诸识于一,则可以为至大者而见至大者也。”(《五十奥义书》460页)
《弥勒奥义书》等所有早期奥义书的瑜伽论说都是围绕梵、神我、太阳神在居住在心脏展开的,这一段文字讲的是如何利用念诵“唵”来练习瑜伽。《弥勒奥义书》篇末再次讲说的“唵”声练习:“心内太空之自相,全身瑜伽按摩,既彼‘唵’声是也……是故人当以‘唵’声,礼敬彼无量光明力……眼中之神我,居于右眼中,名曰因陀罗,其妇居左眼。两者会合处,内在心之囊,谐叶为光明,血球是资粮。由心而上达,无眼始安立;一脉分为二,二者遂离析。”(《五十奥义书》479、480页)由上边两段经文可以确定“苏寿门那脉”“由心而上达”。
《羯陀奥义书》解说了练习瑜伽的具体方法:“内心凡有结,皆能断散时,则死生中人,亦得永生宜,凡经教所说,真义全在斯。 百又一心脉,唯一通头顶,上升达永生,余皆死生引。 神我是内灵,其大如拇指,常居众生心,有异于身体……全部瑜伽法,亦于是得已。清静而永生,大梵乃臻至。”(《五十奥义书》368页)此段文字是最早的瑜伽解说,由此可以看到最初的瑜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神我居住在心内的空腔内(心房、心室),通过心脏连接头部的血管上升到头顶,从头顶出去与梵合一。(作者按:早期《奥义书》的“脉”也不尽一致,脉的出发点是心脏,应是心脑血管系统,但时常会讲成呼吸道的气管。)
最初的瑜伽的“脉”是心血管系统。脉的名字“苏寿门那”和脉的数量七万两千在这时都确定了下来。
大约两千年后,十二世纪,印度密教继八世纪抄袭道教房中术后,又来抄袭道家、中医的经络学说,建立了基于脉轮体系的生理练习,用以编造后期密教体系。
涅盘轮回无有分别。如此完全具足,方可谓中脉及各轮等皆已开发,有一不具足,当如法再修。此上三段,为对读者最切要之劝告。〔参考资料〕 刘锐之《西藏密宗静坐法详解》。
后期印度密教的脉轮体系,是中印“脉”系统的杂合——脉(中脉)的名称、数量、轮/结,源出早期《奥义书》,脉的起止、路线、功用(练气)来自中国经络系统和练气记述。脉轮系统的轮/结的概念源出早期奥义书的心结,以及神灵在体内的居住位置。轮/结数量、位置,中印各半,心脏以上的轮/结是印度原有的,心脏以下的是从道家抄来的。(本文讲说瑜伽的脉,轮/结以后再详细考证。)
印度早期原本解剖肉眼可见的心血管的脉,在后期密教中变成了不可见的气脉;主要的脉由单一的中脉,变成了左中右三脉;从心脏出发向上到大脑的中脉,向下延伸到了会阴、尾闾,甚至脚底。脉的中心从心脏变为道家的下丹田。
《弥勒奥义书》中的起于心脏,上达大脑的瑜伽苏寿门那脉,在密教瑜伽的奥义书中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商枳略奥义书》:“脐下斜处,孔荼里尼位于其上……依倚中枢之孔荼里尼,主要生命气脉,凡十有四……(一)伊荼,(二)频迦罗,(三)苏寿门那……此中苏寿门那,谓为宇宙持载者,解脱之路。在䏐之后,循背脊骨而上,至头顶大梵窍而止,当知其为不可见,为微妙,为具有维师鲁之神力。苏寿门那之左方,伊荼在焉。右方则有频迦罗。”(《五十奥义书》926、927页)
《慧剑奥义书》:“气息运行,乃依止于脐处 。 于此为‘苏寿门那’脉。”(《五十奥义书》951)
《禅定点奥义书》:脐下阳根上,自有一“根柢“,其大如鸟卵,诸脉起于此,七万二千别,此万千脉中,七十二常说。其间主脉十,生气行必谙,”伊荼“,”频伽罗“,”苏寿门那“三……诸脉聚为轮,修士常当知,恒导生气行,三脉三神明,日、月、阿祇尼。伊荼,频伽罗,与苏寿门那,三脉世所称;伊荼居于左,频伽罗在右,苏寿门那脉,所处在中间。(《五十奥义书》966、967)
瑜伽是99%的实践加上1%的理论”,现代印度瑜伽大师乔伊斯曾这样说道。对于初学者或自学者来讲,这不妨碍你利用书籍来精进练习。今天小编给你推荐6本适合初学者的瑜伽书籍供大家学习参考。
上述密教瑜伽奥义书所述的苏寿门那脉(中脉)的起止和循行路线,和早期奥义书的“苏寿门那”脉截然不同,没有承续关系,明显是两个体系。密教的脉不是印度本土的,是移植的外来体系。世界上只有一家医学和神秘主义体系拥有详尽复杂系统的气脉学说——中医和道教。从时间先后上来看,中国运行气的经脉学说公元前既已见诸文字,印度运行气的瑜伽“脉”十二世纪才出现,相差一千多年。鉴于印度密教源出道教,且中印在宗教领域的密切关系和频繁交流,只要把后期密教的中脉和最初的瑜伽中脉,以及中国经络学说和道教修炼理论做下对比,就可以确定密教瑜伽的左中右三脉,抄袭于中国的经络学说。
密教瑜伽的三脉由于是抄袭的,而中国的经络系统很复杂,抄袭时就出现了各种不一致,导致密教瑜伽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粗细、颜色……五花八门。由于教派的不同,对三脉和轮/结的解释也不同(印度所有神秘主义实践都是理论决定方法,世界观、哲学观、神灵体系决定方法的理论解释和终极目的。印度教、佛教的所有派别都是如此,先编造世界观、哲学观、神灵体系,然后再编造配套的宗教实践)。
由于抄家取不同的经络抄取三脉,三脉的位置和循行路线就差异很大,尤其是左右二脉,循行路线,有曲有直,实在难以取得一致。印度密教三脉抄袭者,大致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从后背抄,三脉抄自督脉经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一派从前面胸腹抄,三脉抄自督脉络脉(也有可能抄任脉)和身体胸腹部的经络(也有可能抄冲脉)。因为背后的督脉和左右的足太阳膀胱经在腰背部都是直的,所以抄后背经络的三脉,左中右脉也都是直的。身前的经络,居中的督脉络脉和任脉是直的,瑜伽的起源很恶心,若抄左右的冲脉,那三脉也都是直的;若抄左右的胆经、肝经,脾经……等经络的循行线路都是弯曲的。在两者的基础上,还演变出一些变化体。从经络系统抄袭三脉的密教大师们太多,抄袭掩饰方式也五花八门,但它们都能在中国经络系统中找到其原型。当乱七八糟的所有瑜伽三脉都能在中医的经络中找到其原型时,事情就可以确定了。
瑜伽的中脉主要抄的督脉,督脉有作为主干的经脉,还有经脉的分支络脉。督脉的经脉循脊柱上行至头,循脊柱而上的中脉抄的督脉的经脉。督脉的络脉之一“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这段督脉的络脉描述,完全可以当作瑜伽中脉的描述,主要的脉轮也都有了。中脉在身体中央的抄的是督脉的络脉。瑜伽中脉循行路线的两派,循脊派,和身体中央派,分别抄了督脉的经脉、络脉。
分两方面,一是瑜伽文化的了解,瑜伽哲学、瑜伽理论方面书:推荐《瑜伽之路》,〈光耀生命〉,〈瑜伽之树〉〈心灵瑜伽〉,若有兴趣可推荐看〈瑜伽经〉,然后就是练习方面,也就是体式方面,〈瑜伽之光〉是必推。
瑜伽的左右脉,也分两派,一派抄的足太阳膀胱经,一派抄身前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根两侧的晴明穴,上至头,从后脑下行,沿脊柱两侧向下,到脊柱下部与督脉连接。与瑜伽左右脉从鼻孔开始,上至头,从后脑下行,沿脊柱两侧向下,到脊柱下部与中脉连接的瑜伽三脉循行路线完全相同。督脉加足太阳膀胱经,正是瑜伽三脉的来源。左右脉抄身前派的请看下文《甚深内义根本颂》部分。
有一个大麻烦是:由于是瑜伽的脉轮系统是中印学说拼凑出来的,从中国经络系统抄来的“脉”和印度的轮/结,往往配合不起来。循脊柱而上的中脉,和瑜伽的轮/结位置不一致。两者无法调和的矛盾是瑜伽三脉是从道家或中医经络系统抄来的直接证据——它们必然不是源于印度。
下面摘录密教典籍中对瑜伽三脉的论述,以按语的方式加以分析。先分析评点印度教密教的瑜伽奥义书,再分析评点藏传佛教的密宗瑜伽的三脉。
《商枳略奥义书》的孔荼里尼(既Kundalini昆达里尼)位于脐下斜处,既道家的下丹田,且是气脉的中心。䏐是肛门。《商枳略奥义书》起于下丹田,循背脊骨而上的中脉,抄的是中医督脉。凡是抄中医督脉,沿脊柱而上的瑜伽中脉,都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麻烦——和脉轮(或脉结)结合不起来。瑜伽脉轮是一体的,但是轮/结的位置都在身体中央,海底轮、脐轮、心轮、喉轮、顶轮……等,都在身体的中间位置,经由脊柱往上的中脉串不到它们。这是早期奥义书遗留下来的脉结和中国经络之间的矛盾,密教抄袭组合的时候,中印两家的两个体系不兼容。
室利·阿罗频多(1872-1950),英文名Sri Aurobindo,印度“三圣”(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圣哲阿罗频多)之一,居印度近代以来最著名的精神哲学家之列。民族主义者,自由斗士,诗人,哲学家,瑜伽修行者。
《慧剑奥义书》和《商枳略奥义书》,中脉的起点略有差异,一个在脐下斜处,一个在脐处。
脐下阳根上,也既下丹田的位置。印度瑜伽原本的练习方法以心脏为中心,十二世纪后密教瑜伽以小腹为中心的气脉练习,是抄袭道教的方法。
《印度瑜伽:密宗女子套路瑜伽》是2007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玛亚孟薇。
以上是印度教密教的中脉,接下来看佛教密教、藏传佛教密宗瑜伽的中脉。
藏密黄教的三脉。《密宗道次第广论》:三脉齐何而住?如《教授穗论》云:“脉为阿芙都底(即中脉),从顶髻至摩尼(即男子生殖器的顶部)及足心际,于顶髻、顶、喉、心、脐、密轮、摩尼中央,如其次第四、三十二、十六、八、六十四、三十二、八支,于莲花及薄伽轮中作脉结形。又云:拉拉那(右脉)与惹萨那(左脉)等诸脉,上自头轮及至密处,结如铁锁,缠绕阿芙都底而住。”
摩尼指的是男性生殖器。多数瑜伽典籍讲述中脉,最多到会阴或尾骨,这里则讲中脉直达足心。瑜伽的三脉从背面抄经络的,就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中脉既督脉,左右脉既膀胱经的躯体部分。《教授穗论》的中脉“从顶髻至摩尼及足心际”把膀胱经腿部的循行路线也添加了进去,算是抄得比较齐全的。《教授穗论》的三脉是缠绕有脉结的,左中右三脉是缠绕的,左右脉也应该是弯曲的,并不是笔直的。
藏密白教的三脉。《甚深内义根本颂》:“自密处至顶上轮……此为阿瓦都帝脉……略言为众生命脉。彼之左右二脉者,从脐分开腰上勾,将到心间复展开,到胁之后复到喉,由颈复生于顶轮,从此乃达二鼻孔。”
《甚深内义根本颂》的三脉是从前边抄的,左右二脉,从下曲折向上。《甚深内义根本颂》对左右脉循行线路的解说,和任何瑜伽三脉图都不同,但是可以逐字对应中医的足少阳胆经、或足厥阴肝经的胸腹颈部分。如此完全一致的重合,充分说明了其来源。
藏密红教宁玛派的三脉。《大园满禅定休息要门密记》:“身中有中脉管,端直若柱,贯穿四轮。此脉管为三:中蓝色,右白色,瑜伽拜日B,左红色,三脉并立,中粗旁细,下起密处上及顶门,为大乐轮所覆盖。”
文中的顶门位置即头顶。《大园满禅定休息要门密记》讲的三脉是并立的,而且左右二脉是直的和中脉一起从会阴直至头顶。
印度古法瑜伽体式1:全眼睛蛇式 保持俯卧姿势,下巴贴地,手掌掌心贴紧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将手掌放在胸部两侧,掌心贴紧地面,双手伸直,慢慢撑起上半身,上半身被手臂撑起,向两侧打开胸腔头部向后仰,下巴朝向前方。
《无上瑜伽六成就法》讲的三脉也是并立的,而且除底部外与中脉无交叉:“在人体中央有一条中脉,从会阴直达梵穴(顶门),可以观想它有五个特征:甲、像虫胶溶液那样红;乙、像麻油灯那样亮;丙、像芭蕉心那样直;丁、象纸卷的筒那样空;戊、像箭杆那样粗细。左脉和右脉就在中脉的两旁,从左右两鼻孔上行入脑分循中脉两侧下行,至脐下四指处以与中脉会合。”
此亦为藏密白教的三脉,左右二脉却是从上到下,且是直的,除在脐下四指处以与中脉会合外,无弯曲交结。与《甚深内义根本颂》多次大幅度弯曲的左右脉完全不同。
《那茹甚深六法法座甘露心要》:“身内蓝色中脉极直,粗仅如中量麦杆,左右二脉较中脉细微,此三脉各不相触,……脐下四指以下三脉会合为一。”
(强调灵魂的特性)但是《瑜伽经》所述内容和佛教禅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因为瑜伽是佛学的修行技法。正如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所说:“ 瑜伽是灵魂的科学,是修行的科学,是所有宗教的基础。
《那茹甚深六法法座甘露心要》特别强调三脉各不相触,只在脐下四指以下会合为一。
《显明大密妙义深道六法引导广论》:“中脉粗细如中等马鞭,右脉、左脉二者粗细如箭杆许。三脉下端于脐下四指际脉内如一……上端中脉由顶达前面眉间,左右二脉由顶达前面二鼻孔,中脉外白内红,右脉红兼白,左脉白兼红。三脉仅隔一矢许,宽量皆同,具中空、细小、晶莹、洁白四相。有云中脉仅如箭许,左右二脉仅麦杆许,或三脉均麦杆许。中脉蓝红等。有谓中脉上端直达梵穴,下端达密处孔道。”
说法很多,自己也糊涂搞不明白。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粗细、颜色……异说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即便是同一教派的三脉也甚多异说。这种混乱的原因就是它们根本不存在,在抄袭中医的经络时,各家又抄得不一致。
瑜伽三脉这种既有相同之处、各自差异又很大的乱象很怪异,合理的解释是:瑜伽脉轮系统有一个共同的传播源头。一伙人讨论设计瑜伽脉轮体系,确定了抄袭改编经络和道教的练气方法来打造这个体系,确定了三脉(左中右),确定了三脉的起止(左右脉起点在两鼻孔、中脉终点在头部,三脉在小腹连接),在这些大的方面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些是所有瑜伽三脉的共同点。但是在细节上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就分头传播,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抄袭经络编造三脉,于是就在三脉的其它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编造三脉体系的团伙必须非常熟悉中医的经络和道教的练习方法,目的和利益一致,印藏不同教派之间不可能联合起来这么造假(印度教和佛教势同水火,互相攻讦),因此瑜伽的脉轮系统也很可能像最初的密教一样,先在中国编造,瑜伽一字马,然后分头传播到印度和西藏。
9.瑜伽电子书籍《薄伽梵歌(古印度典籍)》下载地址:http://iask.sina.com.cn/ishare/browse_file.php?fileid=468433 10.禅定瑜伽论 下载地址: http://iask.sina.com.cn/ishare/browse_file.php?fileid=468414 11。
瑜伽三脉的练习方法通常第一步是先疏通脉道,想象从鼻孔(左右脉)吸气向下到达小腹和中脉的连接点儿,空气进入中脉,从中脉上升到头部,再原路返回,从鼻孔呼出。这么反复练习,清理疏通三脉(有点人体知识的都知道此路不通,无法通过鼻孔吸气进入小腹再进入大脑)。接下来的练习是憋气(会造成有生命危险的剧烈地血压升降);还有就是通过观想,想象出三脉,尤其是中脉,然后通过想象在中脉逐步向上提升气(也称昆达里尼或拙火)。
密教瑜伽对三脉的练习,都是先想象出并不存在的三脉,而不是练出来。朱清时在《用身体体察真气和气脉》中所讲的中脉练习是信口胡说八道,不符合原本虚假的瑜伽中脉的练习方法和步骤。
看完文字,再来看看各种瑜伽脉轮图。下边是各种瑜伽脉轮图(尚未收集完全),没有一张是相同的,朱清时院士分辨一下那幅图是“真”的?